为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思政课教师教学水平,增进教学交流,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新进思政教师公开课活动,活动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孔翠萍主持,全体思政课教师参与磨课、评课活动。
2023年12月6日下午,形势与政策教研室教师费跃在412会议室进行公开课展示。本次讲授的主题是“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课上,费跃以唐代诗人刘禹锡的《陋室铭》导入,从崇尚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中国精神的丰富内涵、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精神的忠诚继承者和坚定弘扬者、坚持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四个方面,全面阐述如何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通过厚植爱国情怀,引导学生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荣誉感,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追梦人。

2023年12月13日下午,德法教研室教师沈杰在马列著作研读室进行公开课展示。本次讲授的主题是“做新时代忠诚的爱国者”。课上,沈杰以张伯苓先生的“爱国三问”为切入口,从坚持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和坚持立足中国又面向世界四个方面,全面阐述如何弘扬新时代爱国主义,鼓励学生从自身专业实际出发,努力成才成长,将爱国心、报国情、强国志以实际行动展现出来。

2023年12月20日下午,德法教研室教师史梦雪在教学楼3105会议室进行公开课展示。本次讲授的主题是“吸收借鉴优秀道德成果”。课上,史梦雪以中华传统美德为切入点,讲述了如何学习吸收借鉴优秀文明成果,教育引导大学生要做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者、中国革命道德的发扬者、人类文明优秀道德成果的借鉴者,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为推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

2023年12月27日下午,形势与政策教研室教师蒯金娜在马列著作研读室进行公开课展示。本次讲授的主题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取得的丰硕成果”。课上,蒯金娜以“一带一路”倡议十年世界如何改变为切入点,通过为全球经济发展注入动力、更好地惠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完善全球治理体系、增进文明交流互鉴等方面,采用案例式教学法,结合学生专业特色,整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意义。

在评课环节,参会教师逐一交流发言并提出评课意见:一方面,充分肯定新教师积极认真的教学态度,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案例、视频、数据等突破教学重难点,较好的达成教学目标;另一方面,希望新教师在授课中能够结合学生专业特色,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继续打磨教学设计,丰富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艺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本次新教师公开课活动为全体思政课教师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沟通学习的平台。马克思主义学院将以此为契机,不断推进思政课教师说课、评课、磨课活动,坚持以教引教、以教助教,扎实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着力提升思政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
新闻作者:沈 杰等
照片作者:夏京京等
新闻审核:赵 欢、孔翠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