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德育美育一体化发展,全面助力乡村振兴,促进旅游美学课程与文旅行业实际需求的有机融合,4月22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骏、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孔翠萍和蒯金娜、冯晓倩老师等带领学生前往金陵水乡钱家渡开展“旅游美学”课程实践教学。

张骏院长向同学们介绍了本次实践教学的具体内容和意义。他指出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旅游美学课程走进旅游行业,通过课程实践,不断提高同学们的审美素养和美的创造能力,服务乡村振兴。
同学们首先参观了钱家渡,在老师带领下了解分析乡村旅游的美学风貌,接着开展了美德、美形、美艺、美技旅游美学四大主题实践教学活动。“美德”实践教学活动中,同学们通过对旅游者、原住民等群体的实地调查,了解不同群体的审美诉求,并真切感受到乡村振兴对钱家渡发展的推动作用,理解和认同“爱岗敬业、服务群众”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担当。“美形”实践教学活动中,通过形体美和礼仪美的学习,同学们加深了对旅游服务美的理解和认知。“美艺”实践教学活动中,通过非遗秦淮花灯制作工艺的学习,同学们不仅感受到非遗大师身上体现的工匠精神,也对艺术作品的审美体验有了新的体悟。“美技”实践教学活动中,通过乡村旅游主题台面美学设计的学习与实践,同学们将美学原理运用在旅游服务的实践工作中,促进了旅游美创造能力的提升。

四大实践教学活动顺利开展
通过本次旅游美学实践课程的开展,同学们收获颇丰。通过美德、美形、美艺、美技四大主题实践,不但提升了审美能力和旅游行业服务美的创造能力,而且深刻认识到美学元素运用在助力乡村振兴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以德树人,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旅游美学课程的建设,德育美育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探索一直在路上!
撰稿:蒯金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