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高质量推进马克思主义学院课程建设,12月18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行政楼412会议室召开教师座谈会。座谈会由副院长孔翠萍主持,副院长龚诗昆及全体教师出席。座谈会就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及校领导关于因材施教教育教学的工作要求展开,各位老师结合自身实际工作,积极探讨如何为部门建设、学院发展作出贡献。
龚诗昆强调首先要打造立体化教材体系,编写特色鲜明、因材施教的教学指南,构造多维度媒体资源建设,其次构建高水平的教学体系,形成各教研室集体备课常态化、专业化、科学化,把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打通育人“最后一公里”,最后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着重提升教师的核心素养、知识水平与创新能力。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主任王沁指出要立足学生真实困惑,将理论讲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以“小切口”讲授“大道理”,以“小案例”反映“大时代”,通过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讲深讲透讲活思政课的道理。座谈会上各教研室教师从学生、学校、教师不同主体纷纷建言献策,提出思政课建设应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专业育人、实践育人和网络育人的能力等建设性建议。
孔翠萍作总结发言,她指出深刻领悟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及校领导关于因材施教教育教学的工作要求十分必要,对于提高思政教学数字化水平、提升思政课教师综合素养、明确部门和学院发展方向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全体思政课教师以教育家精神为指引,不断提升教书育人能力,努力为部门和学院的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新闻作者:冯晓倩
照片作者:张浩然
新闻审核: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