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和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意见》等政策文件部署,推进数智赋能高职院校旅游大类专业、课程、教材改革与创新,8月1日至2日,由全国旅游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全国旅游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酒店管理类专委会、高等教育出版社、南京旅游职业学院、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共同承办的“高职旅游大类课程教材改革与创新暨酒店管理类专业‘一流核心课程’建设交流研讨活动”在南京旅游职业学院隆重举行。
本次研讨活动以“智启文旅·育见未来:数智赋能高职院校旅游教育变革”为主题,中山大学教授保继刚、清华大学长聘教授王青、全国旅游行指委副主任委员王昆欣、周春林、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科技教育处处长李明珍、全国旅游行指委副秘书长臧其林、高等教育出版社高职事业部主任洪国芬、南京旅游职业学院党委书记叶凌波、院长操阳以及来自全国146所高职院校、企业290余名院系负责人、骨干教师、企业负责人齐聚一堂。开幕式由南京旅游职业学院副院长张骏教授主持。
叶凌波在致辞中强调,面向数字经济和未来产业发展,亟需加强课程体系改革,优化学科专业设置,系统推进专业、课程、教材、教师、实习实训等关键环节的协同创新。洪国芬表示,高教社将联合各方力量,构建“编研一体”协同生态,全力服务国家战略和高素质人才培养需求。王昆欣强调,专业教学标准是国家教学标准体系的关键组成,而教材是落实和实践新专业标准的重要载体。李明珍分析了旅游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趋势,指出职业教育必须紧跟行业步伐,以数智化赋能课程与教材改革创新。
活动中,各位专家报告精彩纷呈。保继刚结合《旅游地理学》教材编写经验,指出教材需立足本土、彰显中国特色,同时具备国际视野;内容设计应循序渐进、层次立体,衔接不同教学需求;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王青在“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报告中指出,AI将对旅游专业带来冲击与重塑,培养学生“提问”和“追问”的能力,是从传统教育向AI时代教育转型的有效路径。王昆欣对职业教育旅游类专业教学标准进行了权威解读。操阳发布了旅游人才研究报告,以企业需求侧和教育供给侧为研究对象,深入剖析了中国旅游业与旅游教育高质量发展对人才的新要求、新变化,并对未来人才需求规模与质量规格进行了科学预测与研究。
活动设置了多个专题研讨环节。郑州旅游职业学院教务处处长胡华、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旅行服务与管理学院院长郭一、副院长陈蔚、南京旅游职业学院副院长张骏、教务处处长苏炜、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湘旅学院院长陈莉、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文化旅游学院副院长兀婷、携程旅游学院院长徐璐、华住集团副总裁王晨聚焦“新专业、新课程、新教材、新发展”,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时代旅游类专业转型、课程改革、教材创新以及AI赋能文旅教育及酒店业变革等核心议题,为高职旅游大类专业深化人才培养和课程教材改革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指导与实践参照。
为进一步推进教材和课程标准建设,王昆欣和高等教育出版社高职综合分社副社长张卫对旅游大类新专标系列教材建设方案和编写方案进行了解读。活动期间还同步举行了旅游大类新专标系列教材编委会聘任和全国酒店管理类专业课程标准建设工作启动仪式。
本次交流研讨活动的成功举办,标志着高职旅游院校在贯彻落实新专业标准、服务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战略需求、推动专业教育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方面迈出了坚实步伐。通过汇聚智慧、凝聚共识,研讨会以课程教材改革为抓手、数智技术为支撑、协同合作为路径,为构建适应新时代要求的高质量课程教材体系注入了强劲动能,必将有力推动培育更多高技能旅游服务人才,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国家经济社会建设贡献重要力量。

叶凌波致辞

洪国芬致辞

王昆欣致辞

李明珍致辞

保继刚作旅游教材编写主题报告

王青作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主题报告

王昆欣解读职业教育旅游类专业教学标准

操阳作旅游人才研究报告

“新专业、新课程”专题研讨

“新教材、新发展”专题研讨

全体人员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