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工〔2022〕5号
关于加强疫情防控期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通知
各二级学院、相关部门: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和南京旅游职业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学院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进一步筑牢思想防线、强化风险意识,扎实推进疫情防控期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现将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总体思路
加强疫情防控期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推进学校平稳复学的重要举措,是确保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重要途径,是加强和改进疫情防控期间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要遵循学生心理发展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成才规律,把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把普及教育与个别咨询结合起来,把教育与自我教育结合起来,把解决心理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统筹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各方面工作,帮助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和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促进疫情防控期间学生身心健康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协调发展。
二、工作举措
1.建立联动机制,切实做好心理健康状况摸排。要充分发挥辅导员(班主任)及班级心理委员、班委会、宿舍心理联络员的作用,建立工作网格,细致摸排全体学生心理状况(尤其是因疫情被隔离的学生),实时掌握学生心理动态,发现危机学生及时启动心理危机应急处置,并与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中心(以下称“心理中心”)保持密切联系,加强联动。学院实施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周报表”、“月报表”,由二级心理辅导站每周一上报心理中心处,做到心理危机早发现早应对,及时提供精准的心理援助指导及心理服务。
2.关注重点人群,实施分类指导精准帮扶。要重点关注以下几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提供生活上指导、学业上帮扶、心理上支持,记好台账,实施“一生一档”、“一人一册”,做到跟踪管理、疏导到位:已筛查出有心理问题或出现心理危机的学生;进校心理测评筛查出的红色预警等级学生;来自重点疫区或有亲属或本人感染新冠肺炎的学生;体温异常或被隔离观察的学生;不能顺利毕业、求职困难、学业困难、经济困难、感情受挫、家庭困难或家庭变故、身体残疾、受纪律处分的学生;学生自我报告或心理委员及辅导员上报的学生等。通过问询、查看记录等形式,梳理出重点人群,做到主动关心,分类指导,精准帮扶,有效化解危机。同时,要通过微信、QQ、电话等方式做好家校沟通,细化沟通内容、沟通频率等,完善沟通流程。
3.开展教育与咨询,切实提升教育能力与育人效果。鼓励取得国家心理咨询师证书的老师及其他具有一定心理工作资质的老师参与到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中来。在学生群体中大力宣扬“江苏省大学生24小时心理热线”、“苏心APP”、“南旅心灵驿站QQ服务平台”及“南京旅游职业学院心理中心热线电话”等校内外心理服务平台,积极利用QQ、心理热线电话及心理中心等平台开展线上、线下心理疏导服务,做好咨询记录,每周报送至心理中心。在学生群体中对宿舍心理联络员、班级心理委员、学生心协组织等学生骨干开展培训,建立一支有知识背景、有工作能力的学生朋辈心理工作队伍。
4.创新方式方法,丰富心理文化活动内涵。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学院“3.20”心理健康周和“5.25”心理健康教育月线上活动,通过生命教育、心理健康知识竞赛、心理素质拓展活动等心理健康浸润教育活动,着力培养学生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根据学院实际,加强宣传普及,创新方法,面向重点学生开展特色心理活动及个性化服务项目,研究建立心理健康咨询与思想教育、职业指导、就业帮扶等有机结合的工作机制,切实把思想工作做到学生的心坎上,提升心理育人效果。探索通过QQ群、网络课堂等“云”形式开展班会、沙龙等主题教育活动,重点从珍爱生命、情绪宣泄、压力调节、睡眠调控、疫情心理健康指导、职前心理适应等方面,引导学生调整心态,提升心理应对能力。
三、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统筹推进。要充分认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提高政治站位,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切实做好复学阶段学生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心理工作,并与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服务统筹起来,一体推进,切实抓紧抓实抓到位。
2.点面结合,重点突出。既要注重学生个体心理咨询及心理危机的应对与干预,又要注重更多学生的心理知识普及和心理建设发展需要;既要对重点人群做好分类指导与心理疏导,也要做好“学院-二级学院-班级-宿舍”四级预警防控体系构建,畅通信息联络。
3.压实责任,注重总结。根据学院实际,落实各二级学院疫情防控期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强化组织领导,充分发挥辅导员(班主任)和班级心理委员的作用,压紧压实责任,并注重总结凝练,形成可借鉴可推广的心理育人模式。工作开展情况,特别是亮点、特色请及时报送心理中心。
学生工作处
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2022年3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