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婷婷
开学了,悠长惬意的暑假结束了,而对南京旅游职业学院的学生来说,今年的暑假忙碌而充实,2016年暑假期间,由南京旅游职业学院各院系、各级学生组织组建的12支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赴南京、连云港、无锡、青岛等地开展活动,围绕“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目标,积极努力地去服务行业,服务企业,服务地方,服务社会。值得关注的是,今年的暑期实践学生们不仅锻炼了实操技能,其人文情怀与素养也得到了相应提升。
“当以前只在电视上出现的景象真切地展现在眼前时,只能用震撼来形容我当时的感受了。”南京旅游职业学院153空乘专业学生王钰茹告诉笔者,暑假期间她与另外3名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到连云港赣榆区帮扶空巢老人及留守儿童家庭,糟糕的路况、破旧的房屋、原始的生活和劳务工具让她第一次领略到“贫穷”的真实模样,“与他们相比,我们的生活真的很幸福。”同专业的华宇则表示,这次的帮扶活动让他开始学着换位思考,收获了不少。“比如碰到穿得不太干净的人,以前可能会抵触,现在我会想他们或许是因生活所迫没有条件穿得那么光鲜整洁,我想,作为服务工作者,我们应该学会为他人着想,怀着感恩的心带着微笑去服务。”对于学生们的感悟,该实践活动领队人之一、南京旅院人文系分团委书记石惠明表示,安排这次活动的目的就是希望让学生们学会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学习服务。
除了教学生学会感恩,“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华文化”也成了本次暑期实践的亮点。暑期,南京旅院国际旅游系的8名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走入中医院学习中医文化后,通过分享会将所学知识传递给该学院来自美国的交换生们。
据该实践活动带队老师贲培娣介绍,学生们先前往中医院学习了解中医中药文化,然后形成介绍性文稿并翻译成英文,最后用英语向美国学生介绍。“这次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积累了中华传统文化,树立文化传播者的责任意识。”国际旅游系分团委指导老师陈勇认为,国际旅游系学生是传播中华文化对外交流的重要践行者,通过这次活动让学生们通过暑期实践这个第二课堂积累文化知识,培养主动学习的能力,让这些文化小使者们积累好中华文化知识,为今后说好中国故事、做一名合格的国际旅游文化传播人奠定基础。
与传播中医药文化不同,烹饪与营养学院立足本土饮食文化,在南京开展了“秦淮饮食文化宣传推广活动”,“宣传活动共持续一周,但整个活动周期耗时将近大半个月”,该活动的小领队、中西点专业学生张智睿告诉笔者,为了做好这次宣传活动,他们不仅要查阅文献搜集资料,还前往知名的餐饮店参观学习,最后经过大家共同商讨,制作出相关宣传册,走上街头向游客介绍秦淮餐饮文化。
“参加活动的多为中西点及中餐专业同学,虽然我们的专业决定了我们多为‘幕后工作者’,但只有与消费者交流、与市场接触,我们才能知道做什么样的餐点更受欢迎。”
张智睿表示,通过活动发现,现在的消费者不仅仅注重食物的口感,还关注菜品视觉展现、就餐环境氛围等,因此做好点心只是基础,发掘展现餐饮背后的文化会更重要。
该活动带队老师卢荻菲尔表示,通过实践,学生们不仅学习宣传了秦淮餐饮文化,更重要的是深入接触了餐饮市场,启发了学生们的思考,“比如小笼包,在普通的店铺里可能一个只要几块钱,但在有的店铺就可以卖到十几块甚至几十块一个,从而引导学生去思考是什么造成了同一点心的价格差,最后学生们会分析,食材价格差的影响不会太大,可能是点心精致度及就餐环境导致价格差距”。卢荻菲尔认为,通过这样的活动引导学生发掘餐饮背后的文化价值,将有助于开阔学生视野,让他们在未来的职业道路上走得更深更远。
相关链接:中国旅游报2016.9.14第04版
http://www.ctnews.com.cn/zglyb/html/2016-09/14/content_132260.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