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媒体报道

    南京旅院培育民族传统烹饪人才 传承“舌尖上的非遗”

    作者:梅源 编辑: 审核: 发布时间:2018-01-24点击数:

    (记者梅源)酥油奶茶、藏式烤羊排、藏族串串烤、果洛肉肠卷……2018年1月23日,来自青海果洛的学员在南京旅游职业学院进行了第三期非遗传承人群果洛自治州烹饪技能培训成果汇演,学员现场展示的各类传统藏族烹饪食品原料全部来自青海当地,精湛的藏族烹饪技艺赢得了在场的每位老师的拍手称赞。

    青海果洛学员展示制作的菜肴

    美味藏式食品

    据了解,2016年文化部、教育部共同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旨在提高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水平,增强传承活力,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南京旅游职业学院被纳入培训学校行列,学校此次承接的非遗研培任务是烹饪类项目。

    南京旅游职业学业党委书记王海平指出,承接非遗烹饪技艺培训任务,有利于实现学校自身转型发展与民族地区技艺传承的双赢。一方面它将不断提高果洛地区藏民族烹饪技艺传承者的当代实践水平和传承能力,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效融入现代生活,另一方面则有利于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更好地发挥文化传承创新功能,拓展学校与项目生源地、企业的合作空间。

    果洛州久治县游客服务中心的仁青花学员告诉记者,在南京的此次学习,不仅掌握了厨房和餐饮经营的许多知识,同时学会了牛羊肉系列菜肴制作方法和淮扬菜肴烹饪技巧,更重要的是掌握了餐饮行业管理经验。学员们在学校学习培训期间,切身感受到了学校的温暖和教师的关爱。

    合影

    学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黄斌坦言,以往的培训在结业典礼后就全部结束,此次青海果洛烹饪技艺培训项目学校领导和教师在后期深入项目所在地和学员工作场所,回访参训学员,查看培训效果,现场指导培训,深化培训项目管理,这在学校历史上尚属首次。 回访过程中,学校领导和教师发现,参培学员将研培期间所学灵活运用到了餐吧实际经营中,主动寻找培训内容与民族文化的结合点,创作出一系列精致、美轮美奂的作品。

    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周春林表示,学校将以果洛藏餐传承与创新为抓手,以青海果洛传统烹饪工艺工作站为平台,与果洛州政府共同开发果洛藏餐文化主题宴,推动相关非遗项目传播和研究,为果洛地区藏民族烹饪技艺走进现代生活奠定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相关链接:

    中国江苏网:http://tour.jschina.com.cn/lyzx/201801/t20180123_136690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