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夏末之际,盐城市郭猛镇明朗村举办“香彩融合,非遗传承”暑期实践活动。人文艺术学院沈征副院长、徐丹老师率队,由茆芷涵负责,孙洋洋、朱雨彤等组成团队,联合郭猛镇共同策动,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活动深挖传统文化精髓,创新融合香包制作与漆艺非遗,为古老技艺注入新活力,并助力当地残疾人、驻村妇女技能提升与就业。色彩斑斓的漆绘装饰时尚手提包和创新香包,每件作品皆成艺术精品,彰显传统文化魅力,同时融入现代生活,为乡村振兴增添无限创意与生机。
活动现场,色彩斑斓的布料、精致细腻的香包制作工具以及各式各样的色彩漆料琳琅满目,吸引了众多村民和游客的驻足观看与参与。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参与者们认真学习香包制作技艺与色彩漆绘技巧,从选材、裁剪到缝制、装饰,每一步都凝聚着对传统技艺的尊重与创新精神。他们手中的香包手提包逐渐成形,不仅承载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寄托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

活动现场
徐丹副教授在采访中指出:“活动不仅是一次文化创新的尝试,更是我们推动乡村振兴、促进乡村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这样的活动,我们希望能够激发乡村文化的内生动力,让传统文化成为乡村振兴的亮丽名片,同时也为当地村民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收益。”

郭猛镇副镇长致辞
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是一次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更是人文艺术学院师生将所学知识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的生动实践。通过活动,学生们不仅提升了自身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更深刻理解了文化传承与社会责任的重要性。未来,人文艺术学院将继续探索更多创新路径,为乡村振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为残疾人和驻村妇女提升技能服务

暑期社会实践团

媒体采访
供稿:人文艺术学院团总支
发布:赵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