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部门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暑期社会实践|“遗”路同行,遇“践”青春

作者:团委 编辑: 审核: 发布日期:2024-08-21 浏览量:

随着夏日的热情逐渐升温,一群怀揣着对中国传统文化无限热爱的大学生们踏上了一场别具意义的暑期社会实践之旅。这不仅是一场对非遗的探索之旅,更是一次关于传承与创新的青春对话,一次责任与担当的践行。

7月20日,“遗”路花开实践团队抵达南京秦淮非遗馆。一入门,团队成员们便被馆内琳琅满目的手工艺品深深吸引:精致的云锦、细腻的剪纸、古朴的紫砂壶……每一件作品都仿佛在诉说着千年的故事,这让同学们深刻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参观秦淮非遗馆合影

参观非遗馆现场

老门东非遗馆是此次暑期社会实践的第二站。这里不仅汇聚了更多的非遗项目,还以活态展示的方式,让传统文化“活”了起来。香包、刺绣、金银细工、剪纸……街头巷尾,随处可见非遗传承人的身影,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将传统技艺演绎得栩栩如生。团队成员这次亲自上阵,尝试制作属于自己的非遗小作品,体验了一把“匠人”的乐趣。

参观秦淮非遗馆合影

团队成员沉浸式体验非遗项目

在老门东非遗工作室,团队成员在非遗传承人余晔及工作室其他几位老师的指导下,开始了一场植物拓染体验。他们精心地挑选着新鲜的树叶、花瓣,将它们轻轻放置于白色棉布之上,再用小锤子轻轻敲打,让自然的色彩与纹理缓缓渗透进布料之中。随着“咚咚”的敲击声,一幅幅独一无二、充满生命力的植物拓染作品逐渐成形,不仅让同学们体验到了传统手工艺的乐趣,也激发了大家对大自然美的无限遐想。体验活动结束后,团队成员对余晔老师就非遗传承与创新相关问题进行专访,并进行合影留念。

团队成员在工作室老师指导下体验植物拓染

团队成员与非遗传承人余晔合影

实践活动的第三站,实践团在南京市顶山街道七里河社区开展了“探秘非遗拓染,缤纷‘敲’然而至”非遗传承实践活动。团队成员们怀揣着对非遗的深厚情感,为社区的小朋友和家长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体验——植物拓染技艺。

实践团与顶山街道社区开展共建

团队成员介绍非遗

活动伊始,团队成员们向小朋友们介绍了非遗的相关知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生动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向孩子们展示了非遗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随后,团队成员们对此次活动的重点植物拓染技艺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团队成员们详细解释了拓染的步骤和技巧,包括选材、浸泡、染色到最终的成品展示,每一个环节都让孩子们感到新奇和兴奋。在实践体验环节,团队成员们引导小朋友们亲自动手制作自己的植物拓染作品。

活动现场

家长热情参与

活动现场

在实践团队成员们的引导下,孩子们不仅学会了如何制作植物拓染,还学会了如何欣赏和理解传统文化。这一过程不仅是一次知识的传递,更是一次文化的传承。

活动最后,志愿者们和小朋友们一起展示了他们的植物拓染作品。每一件作品都充满了创意和个性,展现了孩子们对非遗文化的独特理解和表达。家长们也被邀请参与,他们对孩子们的作品赞不绝口,对这次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

活动合影

团队成员进行社区调研

初心如磐,奋楫笃行。“遗”路花开实践团在迈步新的长征路上,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躬身实践于广袤的祖国大地。他们为促进非遗的保护与开发贡献青春力量,展示新时代长征精神的风采,以奋进之姿共绘文化自信之花,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供稿:旅游管理学院团总支

发布:赵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