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新闻公告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公告 >> 学院新闻 >> 正文

我院开展“风雅—人文素养讲坛”系列讲座

作者: 编辑: 审核: 发布日期:2021-12-09    点击:

为践行“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传承弘扬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中华优秀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步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塑造健全人格11月10日、11月17日、12月8日,基础部“风雅—人文素养讲坛”邀请到浙江大学艺术史系主任、博士生导师薛龙春教授,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南京日报资深编审陈卫平老师,江苏省社科普及研发基地主任、南京晓庄学院宋钢教授,分别在图书馆报告厅、2号教学楼报告厅作了题为《晚明的书法临摹及其意义》《书法临摹实践与当代书法鉴赏城市文化与南京世界“文学之都”的建设系列讲座,讲座分别由语文教研室主任王爱荣基础部主任朱丽主持,2021级开设大学语文课程学生、墨儒文学社成员共计700余人参加了讲座。

述了晚明社会环境对时书法临摹与创作的影响,阐释晚明王铎的书法临摹既大量赓续传统传世佳作,又颠覆传统临摹方式方法,在其临摹与创作的作品中出现大量的与传统很不一样的甚至是颠覆性的样式。这些新的形式具有陌生化的艺术效果,为书法临摹与创作打开了新的局面。薛教授还与学生进行了热烈的互动,回答了诸如如何练习书法、如何鉴赏书法、书法的美学意义等问题。

卫平带领学生提纲挈领地回顾了中国书法史的重要时期与重要作品,之后结合自身数十年的书法临摹与创作,跟师生们分享了他的临写心得。陈卫平更是现场泼墨示范讲解,让学生登台近距离观看,并分析当下书法界的作品,特别是所谓的“丑书现象”,指出鉴赏书法首当察其来路,即是否继承古人书法的笔意,再赏其用笔、结构等,并指导学生如何向游客介绍书法作品

  

薛龙春、陈卫平讲座现场

宋钢从“何谓城”“何谓城市”开篇,以其深厚的理论积淀、独到的思维观点,博引详实的文本及数据、加之个人的亲身体验,为同学们讲述了南京这座城的历史与文明、特质与气韵、个性与吸引力。宋钢教授认为,宣传南京,需要一个标签;研究南京,需要一个学科。世界“文学之都”就是南京印记鲜明的标签,这个标签对“南京学”的创立发挥重要的舆论支持作用。

宋钢讲座现场

基础部“风雅—人文素养讲坛”继传承中华书写之美,感受在地文化精神系列讲座之后,将陆续开启其他主题系列讲座,切实助力学院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和校园文化建设。

宋钢和薛龙春还分别在基础部博雅论坛为教师们开展了《专业发展与学科建设:高校教师的立身之本》等教科研讲座。

 

博雅论坛讲座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