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万宽:书写面点人生
发布人:烹饪与营养学院  发布时间:2014-06-25   浏览次数:988

新闻类型:媒体报道     加入时间:2014-06-25 09:30:42.0

□本报驻江苏记者雷琛烨

    近日,一本被业界誉为“中华面点大观园”、“面点文化大辞典”的读物——《中国面点文化》全新上架,受到热捧。和以往介绍面点制作工艺、泛泛而谈面点文化的著作不同,本书可以说是理论与实践并行的典范,《红楼梦》里的官府点心、《金瓶梅》中的民间茶食亦有涉及,故事化的名人轶事更成为众多外行将此书放在枕边的理由。

    随着该书的热销,其作者——南京旅游职业学院烹饪与营养学院院长、中国餐饮文化一级评审师邵万宽也成了读者关注的人物。日前,记者捧着沉甸甸的《中国面点文化》,听作者讲述他的美味人生。

   著书是一种修行

    近30年来,邵万宽利用工作之余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写书。曾经做过厨师和烹饪管理工作,而后又从事烹饪教学的经历,使他的每本著作都与美食有关。无

    论是假日休息,还是应酬宴会,无论是刚刚下课,还是坐在车上,甚至是睡到床上,只要有烹饪技艺、管理、营销等方面的感悟,他都会用笔随时记下。在他家里的书房,有一个大大的柜子,里面存满他的手稿以及当年积累资料用的复写纸。

    据了解,《中国面点文化》从2008年开始酝酿,由初稿到修改稿,用了5年时间。“是什么支撑了您如此执着地写这本书?”面对记者的提问,邵万宽表示,他觉得写书就是一场修行,是一种审视自我、完善自我、提高自我的修行。他是恢复高考的首批受益者,1978年,他进入中国第一所旅游人才专业学校——南京旅游学校,毕业分配进入南京饭店后继续在工作中深造。爱读书、勤钻研、乐于总结思考,是他一直坚持的好习惯。长期从事烹饪生产管理和教育研究工作,与业内的交流甚至同学生的碰撞,都成为他对中国面点追根溯源的坚强动力。“写书的五年间,我给自己订立的目标就是每周啃一个‘骨头’,这个过程,我在不断地否定、肯定中前行,解决了许多长期存在的问题。”

    传承重在保根

    邵万宽通过长期实践和理论研究,用心感悟中国面点文化的传统和创新,并用具文化底蕴又不失生活气息的语言,诠释中国面点的前世今生。

    但在著书的过程中,邵万宽发现,中国面点走到今天,确有枝繁叶茂的发展,但也存在令人惋惜的部分。

   “食材的丰富并未带来品种的增加,古代2000多种菜品如今很多未能流传下来。比如二十四节气馄饨,现在的馄饨已经做不出24种了;古代的豆腐皮包子(兜子)也几近失传,这都是极为可惜的。”邵万宽认为,中国面点传承的关键,在于要实现研究饮食历史的文化人与从事实操技艺的专业人对接,保文化之根、技艺之根是传承和创新的基础。

    目前,邵万宽已在南京旅游职业学院开设了“中国面点文化”课程,希望用这种形式推进中国面点的传承发展。他还和同学们一起提出,从《梦粱录》、《武林旧事》等书中挖掘经典菜式的想法。

    人生如面柔韧

    记者注意到,《中国面点文化》正文中常见《宋氏养生部》、《饮膳正要》、《随园食单》等丰富的页下注。原来,为了让此书内容更加多彩、兼具文化性与可读性,邵万宽在历史文献资料的查阅上费尽心思,不仅在南京图书馆混了个脸熟,还请南京大学历史系的博士做外援,成了南京大学图书馆古籍部的常客。

   “无数个可以和家人团聚、外出旅行的珍贵假期,我都献给了办公室和图书馆。”邵万宽坦言,这是他心中始终的亏欠。“现在家人都很理解和支持我,生活无后顾之忧,有时还陪我一起查阅资料,这是人生最幸福的事!”

    邵万宽自豪地表示,此生两件事最值得骄傲,首先当属一直从事自己喜欢的与烹饪相关的事业,第二件就是能够通过课堂培养和著书立作推进面点技艺的发展,尽自己的努力传承中国面点文化。

    人生就像面点一般,充满张力和韧性,只要愿意用心,可以拉面如丝,可以柔软如绵,也可以坚硬如石。“如果用一种美食形容自己走过的人生,我想应该是成都龙抄手吧,酸甜苦辣,五味杂陈,不过现在已经有了江南松子枣泥糕的感觉,香糯可口还养生。”邵万宽指着桌面上活灵活现的孔雀面塑说,你看它们,这不是简单的面点,而是一种人生追求的体现!

    相关链接:中国旅游报2014.6.23七版

http://ctnews.toptour.cn/zglyb/html/2014-06/23/content_91848.htm?div=-1

 

 

 

新闻出处:宣传部
新闻作者:李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