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基础部开展博雅论坛第18讲

信息来源:基础部    发布日期:2024-05-31

为进一步深化江苏省职业教育公共基础课程(语文)教学创新提质实验基地建设,推进学院在馆校共建、非遗活态传承研究等方面的实践探索5月29日,基础部博雅论坛开展了主题为《以人为本教化合一——馆校合作的思考》的专题讲座。本次论坛由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副馆长、副研究馆员、江苏省民俗学会理事施慧主讲,基础部主任朱丽、大学语文教研室主任王爱荣及全体语文教师参加。

 

在本次博雅论坛中,施慧以南京市民俗博物馆的馆校合作为例,深入探讨了馆校合作的重要性和意义,分析了馆校合作的现状与发展路径,并提出了具体的实施策略。她强调,馆校合作是实现资源共享、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对于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南京市民俗博物馆作为南京地区专门保护和传承传统民俗及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的专业文博场馆,在非遗领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作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在收藏、展示、研究和教育方面具有专业优势,不仅为非遗项目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坚实的平台,而且通过组织讲座、工作坊、互动体验等教育活动,也为学者和研究人员提供了研究非遗文化的条件,推动了非遗领域的学术研究和理论发展,并在提高公众对非遗文化的认识和兴趣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施慧提出,通过馆校合作,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的技能,并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她以南京市民俗博物馆与南京市九中“非遗进校园”等活动为例,展示了馆校合作在实践中的积极成效。

论坛还讨论了馆校合作在推动文化创意人才培养方面的成果。结合我校专注于文旅领域的专业设置和就业方向等实际情况,施慧指出,博物馆为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智慧支持,而职业教育又为博物馆事业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馆校合作助力本土化文化创意发展,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最后,施慧对馆校合作的发展趋势、挑战以及未来合作模式进行了展望。她认为,随着博物馆社会功能的不断完善和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馆校合作将朝着更加紧密、高效和多元的方向发展。

本次博雅论坛不仅为双方提供了一个深入交流和探讨的平台,也为推动馆校合作、培养文化创意人才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和方案。

 

撰稿摄影:宋逸诗 

审核:朱丽


 

上一条: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副馆长施慧应邀来我校开展讲座

下一条:“箔”爱志愿服务队圆满完成上元小学金箔主题社团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