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新闻公告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公告 >> 学院新闻 >> 正文

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副馆长施慧应邀来我校开展讲座

发布日期:2024-05-31    点击:

为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时代价值和精神力量,5月29日下午,基础部特邀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副馆长、副研究馆员施慧在霞客楼报告厅开展穿越千年的端午习俗传承的专题讲座。讲座由基础部教师宋逸诗主持,基础部语文教研室教师及我校各专业学生200余人参加讲座。

施慧女士长期从事博物馆社会教育、展览策划、民俗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南京文化遗产保护等工作,专注于博物馆学、博物馆社会教育、策展及艺术史论等领域的研究。讲座中,施慧从传统节俗解读、文化根源分析、端午相关节俗、南京端午节俗文化特色、端午节生活习俗、非遗与端午等多个角度深入分析端午节的起源、发展以及丰富的文化意义。南京端午习俗的特色与传承成为本次讲座的亮点。施慧深入讲解了南京地区独特的食俗、防疫习俗,如五红五黄、菖蒲酒、五毒菜等,并探讨了绒花、五毒肚兜、虎头鞋、香包和五彩手链等传统手工艺品的文化象征意义。

 

 

在探讨端午节的文化意义时,施慧特别强调,端午节不仅是汉民族传统节日中的璀璨瑰宝,更以其独特的民族精神和丰富文化内涵对中国民俗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她指出,端午节文化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发生着文化解构与重构,逐渐形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文化空间,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

讲座最后,施慧向在座师生推介了南京市民俗博物馆近期举办的《情载千秋颂家国——长江流域端午节俗文化展》。南京市民俗博物馆作为南京地区保护传统民俗、非遗的专业文博场馆,也是国家一级博物馆。本次专题展览通过丰富的馆藏文物和非遗工艺品,旨在让观众从多角度感受端午节的家国情怀和精神内涵。

此外,讲座还设置了“有奖问答”环节,同学们纷纷举手、积极参与,展现了对端午节习俗的深刻理解和热情。答对问题的同学获得了由南京市民俗馆非遗艺人精心制作的端午节中草药香囊等小礼品,为讲座增添了互动性和趣味性。

 

 

本次讲座,施慧将文旅融合的发展理念与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非遗技艺活态展示融会贯通,让端午节俗文化得以延续和升华,更贴近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讲座不仅增进了公众对端午节传统文化的认识,也为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撰稿摄影:宋逸诗 

审核:朱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