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由学院主办,烹饪与营养学院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研究所联合承办的“2022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素食烹制技艺与旅游美食品牌研发非遗传承人培训班”正式开班。经过一个月的紧张培训,近日,学院隆重举行“素食·冬宴”结业典礼暨成果汇报展。

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钱钢,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处长宋莉莉,主任科员孔叶萍,江苏省侨联文化交流部部长吕静,文化学者、江苏省地方志党组成员汤林平、中国烹饪大师花惠生、朱宝鼎,江苏省餐饮行业协会会长于学荣,绿柳居饭店总裁、省级非遗传承人张志军,江苏省产业教授孙学武、张恒,以及校企合作企业负责人等领导和嘉宾出席典礼。院领导周春林、叶凌波、黄斌、操阳、洪涛、李艳、金同胜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出席。培训班授课教师及30名培训学员参加。烹饪与营养学院副院长王艳玲主持典礼。
周春林书记代表学院致辞,他对文化和旅游部对学院的信任,对省文化和旅游厅一直以来对学院的支持表示感谢,他指出,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因此,学院举办本次素食非遗传承人培训班意义重大,他对所有学员顺利结业表示热烈祝贺。他强调,当今正是非遗发展最好的时机,希望各位传承人以自己为荣,以自己所传承的技艺为荣,不忘初心,将传统文化、技艺激发出新的生命力。
随后,学院操阳副院长宣读优秀学员名单,钱钢副厅长为本次培训班评选出来的八名优秀学员颁发证书并予以鼓励,学院周春林书记、叶凌波院长以及文旅厅宋莉莉处长依次上台为所有学员颁发了结业证书。

烹饪与营养学院院长吕新河对本次培训项目做了总结,他指出,一个月来,按照省文旅厅要求,学院秉持“强基础、增学养、拓眼界”原则,邀请了文化和旅游部原副部长项兆伦,国家非遗展示保护基地专家委员会主任马盛德以及中国烹饪大师、餐饮行业领军人物、高校烹饪相关专业的教授组成的师资团队授课,开设了非遗通识、美学基础、素食文化、素食品牌创意、二十四节气与食俗工艺、实践创作等课程,安排专题讲座16场,专业教学演示素食菜品50余道,现场考察教学交流绿柳居等相关企业3次,学习方式多样,学习效果显著。
结业作品展示环节,由古南都行政总厨傅燕平和二十四单淮扬新味创始人、行政总厨胡杏春作为学员代表进行现场讲解,依次展示了学员在老师指导下推出的以“素食·冬宴”为主题的素食作品,每一道菜品在保持素食原有技艺与特色基础上从食材选取、配料加工、烹饪制作、装盘命名等整套环节都体现出了学员经过培训后对素食的新的理解及创新思路,可贵的是每道菜品都特别注重文化注入与呈现,充分体现了素食与时俱进之魅力,得到了在场专家和师生的高度评价。

典礼期间,还播放了由烹饪与营养学院组织专业媒体拍摄的记录培训过程视频。素食非遗﹒老字号——《上下求索 笃行致远》;素食非遗﹒人物篇——《你说他说,说素味烟火》;素食非遗﹒文化篇——《节气素食,食俗南北》;素食非遗﹒技艺篇——《素食正流行》;素食非遗﹒融合篇——《中西融合 传承创新》;素食非遗﹒创新篇——《素食﹒冬宴》。

本次成果展旨在将非遗素食的传统制作技艺,以现代生活方式的应用场景呈现,让更多的人了解非遗,让更多的年轻人热爱传统技艺。同时形成烹饪学院教学团队的“一平台,二元模式,三形数字资源建设”的非遗传承人双线活化培养模式,对丰富我院相关领域的学术和研究,积累、完善相关学科体系建设、更好地发挥文化传承创新能力,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素食•冬宴”结业典礼暨成果汇报展的成功举办,为2022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素食烹制技艺与旅游美食品牌研发非遗传承人培训班画上了一个圆满句号。非遗传承人培训计划是对过往的承袭,对文明的尊重,对技艺的创新,亦是对未来的担当。学院将继续以文化传承创新为使命,踔厉奋发,不断强化精准服务行企、服务社会责任,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做出高校应有贡献。